好书推荐
二十四节气与气候:秋季
发布时间:2018-09-29 09:16

​​​二十四节气与气候():秋季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太阳达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此,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气候真正来了。此时大部分是未进入秋天气候,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秋后第三日。中国医学对立秋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还有秋老虎,指立秋8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产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胀,对水分要求很迫切,所以有“立秋三场雨,批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立秋之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立秋的饮食推荐有:苹果、葡萄、西蓝花、蜂蜜、海带、藕。立秋不宜大补特补。

立秋时节,正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俗话说“食补不如锻炼”,立秋可以爬山、慢跑等运动。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栽葱,寒露栽蒜。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摘花淑,白露打胡桃。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秋不是辣,不食柿。


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23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此时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下降、秋高气爽。南方的“秋老虎”、雷暴。此时,一场秋雨一场凉。

处暑的民间习俗有:出游迎秋、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泼水习俗等等。

中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就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加强锻炼在此时节也很适宜,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秋收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拔麻摘老瓜。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5个节气,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97-9日,太阳达到黄经165度时。《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所以得名。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白露三候:“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玄鸟归: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群鸟养羞: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

白露是9月份的第一个节气。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即为最典型的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等症状。预防干燥的方法有很多,可是适当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可多吃粳米、玉米、薏米、番薯、牛肉、鸡肉、山药等,忌食性质寒凉意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带、螃蟹。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早秋作物普遍收,割运打扎莫懈怠。

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苹果梨子大批缷,红枣成熟适时收。

喝了白露水,蚊子闲了嘴。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秋分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日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字是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入候。“水始凅”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减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于干凅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凉爽的秋季,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太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三秋”大忙贵在“早”字。“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秋分的主要习俗有竖蛋、候南极、秋分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等等。

      秋分的养生食谱有萝卜杏仁煮牛肺、蜜饯双仁、猪肉炖墨鱼、芝麻黑豆泥鳅汤、当归炖子鸡、黄精粥、天门冬粥。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秋分的是凉燥,白露的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寒露有冷。

                                秋分有雨来年丰。

                                秋分前后偏北风多,主霜早。

                                             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

                                             秋分节日后,青蛙仍在叫,秋末还有大雨到。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08日或9日,视太阳达到黄经195度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蛎,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度、10度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寒露的节气习俗有:登高习俗、农事习俗、吃母蟹、喝“寒露茶”。

寒露时节宜吃的水果有:梨、葡萄、香蕉、桃。养生食谱有大枣莲子银杏粥、香菇冬瓜球、苡仁炖猪蹄等等。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霜降麦归土。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8个,每年公历1023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尤为重要,民间有一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古籍《二十四节气》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做“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做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与其说“霜降杀百草”不如说“霜冻杀百草”。霜是天冷表现,冻是杀害庄稼的敌人。由于冻则有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无霜,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这个节气的重视。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伏”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裁早茬油菜,摘棉花,耕翻整地。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护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的变成红黄色,似火似锦,非常壮观。

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澡,宜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栗子养胃健脾、止咳化痰是这时的进补佳品。霜遍布在草土木石,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

                      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作  者:张雪松  编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索取号:R247.1/Z7800

ISBN:7-5013-3164-2

藏书地点:翔安馆二楼东

内容推荐: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现象,自然界的兴衰枯荣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就其气候而论,春季六节气温和,夏季六节气炎热,秋季六节气干燥,冬节六节气寒冷。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形成了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

本书从历代经典著述中辑录钩沉,汇萃精妙要论,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养生理念有机融合,为人们在不同季节时令里安排日常饮食起居,调控人们的养生方法,药膳食谱及医疗知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国医24节气养生智慧

作  者:徐 宁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索取号:R212/X4890

ISBN:978-7-122-09940-2

藏书地点:翔安馆二楼东

内容推荐:

本书依据中医学理论揭示了24节气的运行特点,从饮食调理、运动休闲、防病保健等方面,介绍了顺应节气变化进行科学养生的知识,以及简便易行,可居家操作的食疗食谱、养生小窍门等,为大众提供一本适合呵护健康、关爱家人的实用养生宝典。




二十四节气与气候:秋季 Copyright © 2017-2018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